时间:2022-12-19 00:11:29 | 浏览:1676
中国传统的茶叶,按照发酵程度与制作工艺,可以分为六大门类,分别是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黑茶、黄茶与乌龙茶,它们各具特色,背后也都藏着丰富的故事。时至今日,饮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,小小的茶叶对于我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,但这些故事可能并不一定为人所熟知。比如,现在特别火的“抹茶”是怎么来的?从一次意外中诞生的红茶,又为何最终遍布世界各地?接下来的这篇文章,将从多个不同的角度,带你了解白茶、黑茶、黄茶与乌龙茶这几种茶叶背后缤纷的文化。
本文出自《新京报·书评周刊》4月1日专题《吃茶千面》的B04-B07。
「主题」B01丨吃茶千面
「主题」B02-B03丨新茶旧话
「主题」B04 |绿茶: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茶叶
「主题」B05丨红茶:从意外走向世界的茶叶
「主题」B06丨白茶与黑茶:温和的现代饮品
「主题」B07丨黄茶与乌龙茶:命运迥异的“弃儿”与“宠儿”
「文学」B08丨《策兰传》:隔着“栅栏”与策兰相遇
白茶与黑茶:
温和的现代饮品
白茶和黑茶的品种都不算多(如果不将普洱茶算进来的话),但是在六大类茶叶中,它们的优点都特别明显。白茶具有茶叶中最佳的抗氧化效果,而黑茶口感醇和,饮用手法多样,都可以算得上是适合当下人的现代饮品。
绿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茶叶,不过这点也存在一些争议,也有人认为,白茶才是中国人最早饮用的茶叶。关于白茶的起源和定义众说纷纭,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办法搞明白,“白茶”一词在历史中究竟指的是什么。
关于白茶的说法之一,是历史上的白茶就是指白色的茶叶。茶树因为变异或真菌感染等原因,患上了白化病,茶叶在树上的时候就是白色的,因此得名为白茶。说法之二,是茶叶上天然带有一层银白色茸毫的茶叶,这种茶树的确存在,例如今天的福鼎大白、福安大白等等。说法之三,才是现代通常理解的那种白茶,通过发酵和氧化程度,按照六大类划分的白茶。不同的说法都能在历史典籍中找到依据。陆羽的《茶经》最早出现白茶一词,只有一句话,“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”,关于茶叶的外观和制作方法只字未提,因此无法得知详情。宋徽宗的《大观茶论》中也提到了白茶并且详细记载了制作工艺,然而,按照宋徽宗记载的工艺,很明显做出来的是蒸青绿茶。
在历史起源方面,也有研究者认为,结合中国古代人茶叶药用的使用方法和当时尚不成熟的储存条件,古人不会对茶叶进行炒揉和发酵,而是经过日晒后储存,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大概率就是白茶。鉴于尚无明确说法,史料中存在着词义变化,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白茶,就单指现代工艺分类中的白茶。
白茶非常适合现代养生。独特的日晒萎凋加工方式,使得白茶中的黄酮含量是所有茶类中最多的。其他茶类的黄酮含量都只有0.1mg/g,而白茶的黄酮含量达到了2.2mg/g。在茶水的口感中,黄酮主要影响的是苦涩味,所以按理来讲白茶应当是喝起来最苦的茶叶,但奇妙的是,白茶的氨基酸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茶类(第二高的绿茶氨基酸含量为1.4%,而白茶达到了3%),氨基酸又在茶汤中影响着甜味。因此,好的白茶喝起来会带有非常明显的甜爽回甘。
氨基酸和黄酮含量的领先,让白茶在抗氧化方面具备了独特的优势,特别是陈年的老白茶。陈期20年的老白茶中黄酮含量能达到惊人的13mg/g。黄酮在人体内可以清除自由基,达到抗氧化的作用,在对抗电子屏幕辐射方面有一定的效果。对于都市上班族而言,白茶是理想的茶叶。不过,白茶的主要制作过程只有萎凋,没有揉捻,保留了自然植物原始的寒性,在六大茶类中,属于茶性最寒的一种,所以对于本身就体虚性寒的人来说,饮用白茶一定要适量。相比之下,颜色与之相反的黑茶,性情就要温和得多。
《白茶新语》,作者: 李建国版本:文化发展出版社2019年1月。
黄茶与乌龙茶:
命运迥异的“宠儿”与“弃儿”
同为六大茶类,黄茶和乌龙茶的命运却截然相反。乌龙茶种类繁多,无论是冲泡清饮还是调配茶还是瓶装饮品,乌龙茶都可谓人们眼里的宠儿,而反观黄茶,非但规模在缩减,而且还有不少茶类渐渐并入绿茶,2019年的统计显示,黄茶产量在六大茶类中仅占0.35%,可以说是很边缘化的茶叶了。
黄茶处境尴尬的原因之一是它模糊的定位,它和绿茶之间的区别并不很大,只是多了一道“闷黄”的工艺。(所谓闷黄,就是将杀青或揉捻后的茶叶趁热堆积,让茶叶在热量中发生泛黄的反应)闷黄并不容易控制,堆积前的温度与湿度都会对最终黄茶的品质形成很大影响。它的外表看起来像是不新鲜的绿茶,再加上不少人喝绿茶的时候追求清澈透绿的茶汤,当看到黄茶那绿中泛黄的茶汤后,就会误以为是买到了劣等的绿茶。除此之外,论口感,黄茶也比较中庸,不如绿茶清新,不如红茶香甜,又不如白茶清爽,和黑茶比又缺了一份口感中的浓郁。现在不少黄茶都被用于制作速溶茶和瓶装饮料,黄茶中含有的可溶性糖是所有茶类中最低的,所以很适合作为低糖饮料使用。
如果人们想要提升黄茶的存在地位的话,或许只能从养生的角度入手了。因为论及历史文化,黄茶的文化背景也并不深厚,只是在明朝才正式出现用于交易的砖茶。在保健方面,黄茶对于消化道的改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,在降血糖和降脂上,实验证明黄茶中相关的提取物成分也更为显著——不过这些实验对象都仅限于黄茶中最浓郁的黄大茶,如果是味道比较平淡的黄芽茶和黄小茶的话,那所带来的功效和其他茶叶相比也没有明显区别。
作者|宫子
编辑|张进,刘亚光
校对|薛京宁
△铁观音喜欢乌龙茶的朋友,一定是喜欢乌龙茶高扬的清香和独特悠久的韵味。乌龙茶,亦称青茶,创制于明清时期。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,先传入闽北、广东,后传入台湾。那么乌龙茶到底有多少品种呢?今天杯小茶就来跟大家从产地、形态和
下午正在喝大红袍,一个茶友突然问:“你说‘乌龙茶’为什么叫‘乌龙茶’?”大红袍干茶以前还真没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,六大茶类中“青茶”又叫“乌龙茶”,为何这一类茶要搞特殊呢?于是我找了一些资料,打算揭一揭乌龙茶的老底。大红袍茶汤根据福建的《安溪
中国传统的茶叶,按照发酵程度与制作工艺,可以分为六大门类,分别是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黑茶、黄茶与乌龙茶,它们各具特色,背后也都藏着丰富的故事。时至今日,饮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,小小的茶叶对于我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,但这些故事可能并不一定为
今天上午有朋友来公司做客,我们聊到了红茶里的趣事,斯里兰卡小开家的红茶山,是家族企业里最不受重视的一部分;还聊到了闽北乌龙飘洋过海去冻顶山,终究又再次回到福建落叶归根....想起昨天一条留言,留言的内容是:既然大红袍、铁观音都是乌龙茶,那么
准备8克乌龙茶。一壶开水。盖碗茶组,先用开水洗茶具盖碗,慢慢将8克乌龙茶(茶比1:15)放入盖碗中,提起水壶,沿盖碗壁冲入沸水中,注水后关闭盖子,让茶叶在沸水中浸泡约10秒,最后过滤掉茶汤,倒入茶杯中,喝上美味的乌龙茶汤。乌龙茶怎么泡?具体
乌龙茶→铁观音乌龙茶→大红袍乌龙茶→凤凰单丛乌龙茶→冻顶乌龙01.【乌龙茶】:【乌龙茶】是我国6大茶系中:类别最为复杂、品种最为繁多、工艺最为精细、品质最为多样、冲泡技巧最为讲究、冲泡时间最长、的一个类别。1.【乌龙茶】的共性特点:①属于半
各位看官好,我是青牛君。本文为原创作品,欢迎转载分享。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,其源自福建,并向外传播,形成福建、广东、台湾三大主产区,产量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8%以上。其中,福建乌龙茶为最大产区。本文介绍乌龙茶创始者福建乌龙分类、代表性产
每个人口味不同,自然饮食的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。茶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饮品之一,我国种植的各类茶叶的口感也不尽相同。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口味,给人们选择的机会也更多。鲜爽清淡、浓郁醇厚、鲜嫩淡雅。作为茶叶生产大国的中国,茶叶的种植面积多达110万公
在六大茶类中,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。如果细分,又可分为轻度发酵茶、中度发酵茶和重度发酵茶,发酵程度从10%到70%不等。正是因为制作工艺的差别,导致乌龙茶口感极其“复杂”,既有花香和果香,也有奶香和木质香,既有绿茶的清香,也
青茶,就是“青色的茶”吗?到底叶子是青色的,还是茶汤是青色的呢?为什么也叫乌龙茶?鲜叶怎么做成乌龙茶?且往下看~何为青茶?青茶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,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乌龙茶(后统称“乌龙茶”)。先说乌龙茶这个名字,它的由来有很多传说。一为产地说
(1)广东乌龙茶:主产于广东潮州地区,凤凰单枞和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茶中的最优秀产品。近年来,广东的石古坪乌龙和岭头单枞(即白叶单枞)也较出众。其次是产于饶平县的饶平色种。广东乌龙茶外形条索状,色泽棕褐,汤色金黄,滋味浓厚,有甜香味。(2)台
前文我们观点,即《乌龙茶种类大盘点:这些茶如香水般的存在!》一文,乌龙茶神奇而浓郁的茶香很有可能是糊里糊涂,乌乌龙龙的被碰撞出来的。原本长在茶树上的只是鲜绿色的叶片,然而经过制茶师傅的巧手,最终变成了“茶中香水”,这过程发生了些什么?那么香
饮茶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,对于很多人来说,我国将茶叶分为绿茶、红茶、黄茶、白茶、黑茶、青茶这六大类。那么乌龙茶是红茶还是绿茶?乌龙茶怎么泡?乌龙茶是什么茶乌龙茶是经过杀青、萎雕、摇青、半发酵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。乌龙茶由宋代贡茶
台湾乌龙(两者兼有):台湾乌龙和闽南乌龙的渊源很深,这是因为早期福建人移民时,把大量的茶树种和工艺带去了台湾。导致台湾90%以上的茶都是乌龙茶。在台湾,包揉派和条索派并存,包揉派有冻顶乌龙、高山乌龙和阿里山乌龙,条索派则有文山包种。而东方美
今天咱们就说说白茶和乌龙茶的一些区别吧!乌龙茶也叫青茶,与白茶同属于六大茶类之一,白茶的种类相比乌龙茶要来得少。一、产区白茶的主要产区有福鼎、政和、云川贵等地。以福鼎白茶最为出名,价位也是更高些。白茶和乌龙茶有什么区别乌龙茶的主要产区分布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