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2-18 14:46:41 | 浏览:1702
碧螺春的茶叶采摘有以下特点:摘得早、采得嫩和拣得净。一般碧螺春的茶叶在晨间5时-9时采摘,9时-15时拣剔,15时至晚间炒制,当天采摘、当天炒制,不将茶叶放至隔天炒制,否则过长时司的摊晾会使茶叶芽头变红,影响茶汤口感。碧螺春的炒制与其他绿茶类似,只是增加了搓团显毫的过程,以形成碧螺春茶特有的螺状卷曲。整个炒制过程共耗时40分钟左右,期间每一个步骤都对锅温有严格的要求,对炒制手法的采用也相当有讲究: “手不离茶,茶不离锅,揉中带炒,炒中有揉,炒揉结合,连续操作,起锅即成。”
采摘
碧螺春在每年春分前后开始采摘,至谷雨前后采摘结束,尤以春分至清明期间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珍贵。采摘时,通常选择芽叶初展、芽长2厘米左右的嫩芽为原料,
500克的高级碧螺春约含7万颗嫩芽,可见茶叶十分幼嫩,采茶人的采摘功夫相当了得。采摘好的芽叶需精心挑拣,一般耗时2-4小时,以保证芽叶匀整一致。挑拣也是摊晾的过程,可以促使茶叶内含物轻度氧化,形成特有的品质口感。
杀青
当锅内加热至190℃-200℃时,投入500克左右挑拣好的茶叶,用双手翻炒,以抖为主,耗时5分钟左右,做到捞净、抖散、杀匀、杀透、无红梗无红叶、无烟焦叶。
揉捻
将锅温控制在70℃-75℃,采用抖、炒、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随着茶叶中水分的挥发,逐渐形成条索。揉捻时应以适宜的力度握茶叶,太松不利于条索的形成,太紧则会使茶叶溢出,使茶叶色泽发黑,条索碎裂,甚至产生烟焦味。这一过程耗时10分钟左右,揉捻后的茶叶达六七成干。
搓团显毫
这一过程是形成碧螺春螺状卷曲、绒毫满披的关键过程,历时13-15分钟,此时锅温是50℃-60℃,一边翻炒,一边用双手将茶叶揉搓成小团,不时抖散,反复多次,搓至条形卷曲,绒毫显露,搓团显毫后的茶叶达八成干左右。
烘干
这一过程是炒制碧螺春的最后一个步骤,采用揉、炒的手法交替进行,但是动作要轻柔一些,主要是为了固定形状、继续显毫和蒸发水分。当茶叶达九成干时,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,放入锅中,以文火烘干,此时锅温是30℃-40℃,共耗时6-8分钟。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在7%左右。
文/缪蓓丽 图/刘力畅
选自《亚洲咖啡西点》这本书,版权所有。
茶色碧绿,茶形卷曲如螺,春天采摘,因此康熙帝赐“碧螺春”雅名,碧螺春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,从茶叶属性上面来说,碧螺春是绿茶,一直以来也是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。而且还是十大名茶的前几名。碧螺春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,据说真正碧螺春茶名的由来 ,
十大名茶版本之一想要鉴别洞庭碧螺春有三步,先看是不是原产地,再看是不是原树种,最后看是不是原工艺。原产地:与浙江、四川碧螺春不同,洞庭碧螺春有固定的原产地,就是苏州太湖里面的洞庭东、西山。其中西山是湖中的一个岛屿,东山是伸入湖中的一个半岛,
点击右上角的红字,关注【村小农网】 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!碧螺春始于明代,俗名“吓煞人香”,到了清代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倍加赞赏,但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,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
#玩的就是历史#绿茶淡中有味,诗意可咀。嫩芽香且灵,吾谓草中英。有些茶,即使不品,仅听听茶名,已是不啜而醉了。例如:敬亭绿雪、顾诸案笋、天目青顶、黄竹白毫、文君嫩绿、湄江翠片、千岛玉叶、休宁松萝,庐山云雾、舒城兰花,等等。会喝茶,是一种清福
碧螺春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(今苏州吴中区)一带,所以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茶叶香气特别浓郁,曾被称作“吓煞人香”。据传清朝康熙皇帝品饮此茶后,认为名字不雅,并赐“碧螺春”三字。自此洞庭碧螺春便名扬
早春时节,万物复苏。浸泡一壶香茗浸润心脾,乃至千百年来国人的最爱。时值盛春,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中茶)荟聚多年深耕国茶产业的积淀,聚力名茶胜选的“黄金北纬30度”地带,适时在2021年新春,精选这一国茶精品悉数囊括其间的嘉茗圣地,为广
碧螺春的茶叶采摘有以下特点:摘得早、采得嫩和拣得净。一般碧螺春的茶叶在晨间5时-9时采摘,9时-15时拣剔,15时至晚间炒制,当天采摘、当天炒制,不将茶叶放至隔天炒制,否则过长时司的摊晾会使茶叶芽头变红,影响茶汤口感。碧螺春的炒制与其他绿茶
学生党盼望寒假,上班族盼望春节,而一大部分苏州人在盼望明年的第一杯碧螺春!通常来说,碧螺春在3月份开始采摘,最晚是在谷雨采摘,采摘时间持续1个月左右。众所周知,从春分到清明期间采摘的碧螺春是最好的,因为清明前茶够得到充足的阳光、肥沃的土壤和
苏州本地产的洞庭(山)碧螺春茶作为名优绿茶的代表,在市场上一直名声在外,价格不菲。引得不少外地茶纷纷效仿,诞生了许多“外地碧螺春”。外地碧螺春和洞庭碧螺春价格相差悬殊,它们在口感滋味上又有什么不同呢?在购买时怎么辨别?洞庭碧螺春我们做了一个
一杯茶细腻优雅,清香的碧螺春总能让人想起粉墙黛瓦的苏州,人们常说“清茶一杯也醉人,茶亦醉人何必酒。”碧螺春不仅是苏州的一张“名片”,更是让苏州走向世界的“护照”!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、1958年农业部牵头组织的中国“十大名茶”评比会、
家有一宝,如沐春风。碧螺春可是苏州人的宝贝,清代文豪龚自珍曾评说:“茶以洞庭碧螺春为天下第一。” 碧螺春并不只是苏州才有,但只有苏州洞庭东西山出产的才被世人认可。据《太平清话》卷一记载:“宋南渡以前,苏州买茶定额六千五百斤(按:南宋以前苏州
有一种春雨,叫姑苏雨有一种春茶,叫碧螺春有一种珍贵,叫只生长在洞庭山有一种约定,叫明前第一茬嫩芽有一种鲜爽,叫一口春光醉风月不复归……不可复制的原产地,不可错过的明前茶一年一期,一期一会带着春天特有的活力,带着江南独特的温柔带着三月缓缓的微
眼看着,苏州就要进入冬天了,气候干燥湿冷,大家常常要吃一些油腻、辛辣的食物取暖,因此上火、便秘,甚至口舌生疮等成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。这个时候就可以多喝去火清热的绿茶,苏州的宝贝碧螺春就起到了积极作用。但是跟着冬天一起到来的还有湿冷天气,会极
坐拥洞庭碧螺春,苏州人对它的爱从未消退。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天了,还是有很多人每天早晚碧螺春,但也有人提出质疑:“冬天可以喝茶吗?”今天,我们通过科学的角度看看吧!碧螺春是绿茶,别名不发酵茶,即以采摘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,不经发酵,直接杀青、揉捻
这一段时间苏州的疫情,让我一直在牵挂着哪里的茶——碧螺春。说起碧螺春的大名,很多人都听说过,也有很多人喝过。但你真的了解碧螺春吗?你喝的碧螺春是真的吗?碧螺春还有“吓煞人香”的香气吗?你真的了解碧螺春吗?碧螺春全名洞庭碧螺春,我国历史名优绿